发布时间:2025-03-10 17:35:22    次浏览
图为罗邓左一向俩位女干部介绍现场 图为罗邓左一向俩位女干部介绍现场和茂文4月10日,记者到德钦县拖顶乡采访时,经该乡龙云英副乡长热情介绍引见,看似30岁出头,名叫卓玛的拖顶村委会女支书非常兴致地向记者介绍起了该村后山几个村民小组,通过政府引导扶持,采用创新方式,利用3米角钢(替代原始的竹、木杆)撑杆来吊线引蔓种植白芸豆,既让山区百姓增收,又能达到环保护林好效果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尽管当天的气候实属阴雨雾蒙天气,地处金沙江峡谷沿岸的拖顶乡四周雨雾蒙蒙,能见度非常低。别说远看山水自然景色,连汹涌澎湃的金沙江也只能见到数百米。再加上全乡大部分村组都分布于二半山区,根据当时的天气,记者心想,要想翻山越岭到山区村组农户采访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可是,对于副乡长龙云英,和拖顶村村支书卓玛两位年轻基层女干部来说,见到她们俩那股热情务实劲儿,这点难处在她们眼里根本不算个事。再说,她们认为,记者能到边远山乡进行实地采访也难得,便放下了她们早已计划好的手里事,穿着雨依,一大早要带我们去离乡政府比较近的后山一村民小组看看。还说今天天气不好,山路弯急难行,坡陡险要,轿车根本上不去而专门安排了一辆四驱动越野车。经过近1小时在山雾里绕路爬行,行至一个路面稍平较宽的路段停下车后,卓玛用手简单梳理一下被早雨淋乱的头发后说到:“虽说再上去的几个村组种植的白芸豆和中药材比较多,但今天我们是上不去了,要是碰到山路塌方更危险,就到前面被雾罩着的那几户人家去看看吧。”说着,还以为我们不大熟悉登行山路,而且雨天泥滑路烂,为照顾我们,还夺过我们的相机包背上,带我们爬到了名为腊卡村的村民小组。果然见到,在一块块斜坡地上,到处插满了3米长的铁角钢,并且,相互间都拉满了铁丝,从远处看去,一片片坡地像似布上了从天而降的银网。据介绍,这就是她们所说的撑杆吊线引蔓种植白芸豆地块了。卓玛介绍:“通过采用这种方法种植后,不但使白芸豆的产量提高了,更主要的是周边的山林不再被毁坏了。要不然,按照传统种植方法,种下每亩白芸豆需插上1000多根两米多长的(竹、木)来杆引蔓,看,在那里堆放着的就是之前用过的小木杆了。如果说全村按传统模式种植1000亩白芸豆推算,需要10多万根的竹、木杆,并且每年都得增补。照此下去得损坏多少林木啊! 仅从破坏生态的角度讲,实在想想都惊人。”也许是听到了我们的谈话声,一位村民便笑逐颜开地迎出家门走到地头,没等我们请教便主动向我们介绍起了他们家的收入情况,“我的名字叫罗邓,这几块坡地是我们家的,我是在乡政府里上班,今天周末回来帮媳妇做点农活。对了,你们是专门来看这白芸豆撑杆吊线种植模式的吧,嗨! 没说的,这办法好,真的太好了。你们看,采用这种方式后,主要是铁杆不会腐烂,也不像木杆一样插不稳被豆腾拉倒、或根腐自倒,也至杆倒腾烂,自然减少产量。而今用上铁杆后就不一样了,既不用胆心豆杆顷倒,不但白豆产量增加了,还可以持续利用几十年。因为我们在插杆低部都刷上了防腐油漆。这不,现在家家都增收了,别说冰箱、电视家家有,户户都还买起了摩托车,有的农户还骑上了俩三台。我家媳妇一人在家里种上三亩多白芸豆都能收入两万多元钱,主要是产量比以前翻了倍。一到收获时节,来自丽江、大理的客商们丁着来家里收购,而且价格也在每公斤11元以上,都说产自我们村里的白芸豆品质好,又原生态。再加上那边种上的几亩中药材,嘿!嘿!我媳妇她的收入还比我高着哩!” 罗邓接着说,“我在乡里上班,更比较清楚,现在政府号召出台的强农惠农政策可多了。根据乡里分工,还让我顺便负责做好我们几个村组的护林防火工作。说实话,近年来,森林火灾倒没发生,平时的防火宣传工作也好做。可在此之前,仅仅是烂砍小树木做豆杆一项,我实在是无法管过来,也说不通。为了此事,村里、乡里都曾不断派人做了不少的工作,但始终制止不了这个恶习。为了砍豆杆,村与村之间,户与户之间还存在过不少的纠纷争执呢。说真的,如果我们村继续按照传统方式种植白芸豆,别说村民的收入增不上,就说毁坏森林、破坏生态一项,我们都会成为千古罪人的,您们说,是吧!”紧接着,龙云英和卓玛同时介绍,目前各级党委政府因考虑到种植白芸豆的方方面,主要动员鼓励山区村民们尽量培育种植中药材。为了调动村民们的积极性,乡里还就中药材培育种植方面研究出台了多种相应措施,仅在药材种苗一项上,在做好帮助协调引种工作的同时,还给予了50%的种苗补贴。相关的培植技术指导方面还在不断跟上。至目前,大部分农户都学会了培育种植虫楼、金铁锁(俗称独定子)等中药材,将来,这些山坡地会逐步成为相应规模的中药材基地了。据规划,用竹、木杆引蔓种植白芸豆的传统模式将会成为历史。